发自内心赞赏孩子
发布时间:2019-03-26 10:47 发布作者:中国阳光升学网 浏览量: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教师 张依雯
刚刚升级为“高考考生”,新高三生和父母都要适应这个新身份。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成为考生备考的能量之源。
案例一:
高二暑假,小七的妈妈帮小七找了各种课外补习培训机构、一对一辅导机构。她知道小七对自己的学习不满意,所以想在高三前帮孩子冲一把。每次小七灰心丧气的时候,妈妈都会鼓励她:“你只要好好学就没问题!”可小七并不买账,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分析:
鼓励的基础是了解,了解越透彻,鼓励越有针对性。如果妈妈能多了解孩子的现状、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各学科的优劣势,就不会用“只要好好学就没问题”这样笼统的话“鼓励”孩子了。父母要尽早与班主任沟通,深入、详细了解有关孩子的各种信息,在此基础上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父母还可找时间深入地和孩子谈一次心,以成人的姿态谈谈各自对未来的期待、困惑、担心;与孩子一起确立目标,可以是人生目标、高考目标、学期目标、学科目标。同时,要了解孩子希望家长提供哪些帮助,如日常帮助、学习上的支持、情感支持等,可约定每周固定时间作为家庭沟通日。父母和孩子要明确每个人该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把复习备考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
案例二:
小凡是个很有条理的孩子,会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得井井有条。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也很顺畅,不仅虚心好学,人际关系也很好。晚上回家后,很多同学会打电话发信息问小凡问题。妈妈看到后压不住心中的火气:“你玩了一小时手机了,天天玩手机,你之前挺有自控力的呀!现在是怎么回事?”话一出口,妈妈也挺后悔的:明明想鼓励孩子,怎么又成了批评?小凡听了妈妈的话什么也没说,“咣”地关上了自己的房门。
分析:
进入高三,高考成为大家最核心的奋斗目标。父母通常的思路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成绩。在关注问题的同时,不少父母忽视了孩子身上潜在的能力。如果能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就能更好地鼓励孩子。
支招:
如果父母难以从具体知识和解题技巧上帮助孩子,不如建立一种成长性的思维方式。这样更能关注孩子能力的培养,关注努力过程而不是成败和评价,帮助孩子开发潜力,拓展能力。
小凡能热心、认真地帮同学讲题,能把房间、书桌整理整齐,说明很有条理性和责任心;能听取他人的意见,保持开放和虚心的态度,能认真分析,做出理性的选择。这些看起来与考试成绩无关,却是其优势所在。这些优势将推动他朝着更有责任感、更理性、更努力的方向发展。这不正是大多数父母所期待的吗?
此外,如果鼓励中带有很强的、期望孩子改变的目的性,效果便不会太好。真正的鼓励传达的是父母的欣赏、认可、自豪。这种发自内心的赞赏是营造支持性家庭氛围的关键。
来源于:http://www.zgygsx.com/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删除
- 上一篇:高三父母要做减压者
- 下一篇:五个“学会” 化解亲子矛盾
更多>>高校资讯
- 05/23宁夏:关于查询2024年普通高
- 05/23江苏: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体
- 05/17高考后职业规划的现实与未
- 05/17职业规划中的误区与对策
- 05/17职业规划与个人发展
- 05/17从兴趣出发,规划未来职业
- 05/17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奠定
- 05/17高考后职业规划的四大步骤
更多>>招生政策
- 12/04教育部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
- 12/04事关招生入学,教育部出手
- 12/0494所!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
- 12/04合肥市中小学招生政策发布
- 12/04徐汇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常
- 12/04贵州:关于做好2025年高职院
- 12/04523所高校招收退役大学生士
- 12/04北大、清华等523所高校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