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称碳排放达到《巴黎协定》目标并非不可能
发布时间:2017-09-19 08:54 发布作者:中国阳光升学网 浏览量:
科技日报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17日在线发表文章称,达到《巴黎协定》所定的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的目标并非不可能,但我们要下更大的减排决心才行。文章指出,根据此目标设定的碳预算,可用的碳排放剩余限额比此前预计的多。此项研究将帮助各国调整为缓解气候变化所制定的相应政策。
人为造成的升温,导致2015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已比19世纪中期的高出约0.93摄氏度。而《巴黎协定》的长远目标就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摄氏度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摄氏度之内。但外媒屡有怀疑之音,8月初英国《独立报》一篇文章曾称,世界将几乎肯定无法实现气温上升不超过1.5摄氏度的目标。
此次,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研究人员理查德·米勒及同事,用一个简明的碳—气候模型,评估在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内的条件下所剩余的碳排放额度。他们也考虑到,除了继续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人们还致力于降低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团队计算后得出结论:未来的碳净排放量可达250GtC(1GtC为10亿吨碳)到540GtC,而这与在2100年之前将升温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摄氏度内的目标相符。研究人员认为,用更透彻明了的研究方法定期更新人为导致的升温状况,将会帮助各国调整缓解气候变化的政策。
《自然》杂志同时在线发表了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的古恩纳·迈尔及同事的通讯文章。研究指出,和工业化前的水平相比,人为导致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造成的温室效应,已在“翻倍的路上走了一半”。虽然二氧化碳浓度本身还未到达相同水平,但随着全球变暖加剧,“1.5倍”将成为全球变暖一个标志性的节点。
总编辑圈点
很少看到这样的表述——实现某某目标并非不可能,又“丧”又没底气。气候变化是一个纠结又敏感的话题,它是环保议题,是经济议题,也是政治议题。人类想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得顺应地球的脾气。各个国家各怀心思,在漫长的博弈后达成妥协,这产物就是《巴黎协定》。其实,不管它定下的愿景能否实现,人类都必须做点什么;不管科学研究给出的是乐观还是悲观的结果,各个国家都必须制定政策,尽最大努力,换取人类的光明未来。
更多>>高校资讯
- 05/12实用!高考志愿填报有何技
- 05/12高考填志愿攻略,不只有数
- 05/126日开始网上填报志愿!
- 05/12教育部:2025世界数字大会将
- 05/12河南省2025年高等职业教育单
- 05/12河北省2025年高职单招招生计
- 05/12深圳市2025年高等职业院校及
- 05/12上海市2025年中等职业学校及
更多>>招生政策
- 06/06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
- 06/06南大综合评价招生专业全面
- 06/062025年有何新变?五年培育效
- 06/06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
- 06/06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
- 06/06家长速看!官方最新回应
- 06/062025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政策
- 06/06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