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升学网-高校招生-招生咨询-招生报考-报考信息等权威的高校招生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头条

李镇西:我没有“逆流而上”,只是做了教育本来的样子
发布时间:2018-10-23 08:52 发布作者:中国阳光升学网 浏览量:

1982年,23岁的李镇西大学毕业,分配到乐山一中教授初中语文课并担任班主任。他给所带的班起名“未来班”,希望和班里的孩子们一起走向幸福的未来。

如今即将退休的李镇西老师接受了央视《面对面》栏目的采访。主持人董倩对他访谈了两个小时,但最后编辑播出的节目只有20分钟。因为时间所限,有的对话在节目播出时被剪切了。

李老师凭记忆写下自己与董倩老师的对话,由此,我们可以更加全面了解当时的访谈内容。

(以下董倩老师简称“董”,李镇西老师简称“李”)

教育本来的样子

董:你为什么能够持续几十年地搞教育改革和创新?

李:我没有改革,也没有创新,我只是觉得我做的不过是教育本来的样子。

董:你为什么喜欢带着学生去玩,还搞了那么多的活动?

李:教育本来就应该充满情趣,富于浪漫,有着童话的美丽,这不是教育以外的东西,而是教育本身就应该有的。

董:可这些活动不会影响高考成绩吗?比如你高90届那个班的高考就不太理想。

李:是的,高90届1班高考没考好,不只是我班高考没有考好,当时整个乐山市都高考滑坡,这个原因很复杂,但绝对不是因为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我对学生充满愧疚,多次在文章和书里写过这届高三的情况,并表达我的愧疚。

董:如果换一个人,也许会放弃那些活动,从此专心致志地搞应试教育,是吧?

李:是的。但我不会。如果我也那样,我可能会很快成为应试高手,但那不是我要的生活。只教学生一遍遍地做题,渐渐变成做题机器,这是在折磨学生,当然也是我自己折磨自己。关键是我坚信我多搞活动没有错!

所以后来在成都又带高三,我依然“不教训吸取”,搞了更多的活动,结果我这次我的高考非常辉煌,有人说我创造了“高考神话”。离开乐山一中十多年后,我应邀回去作报告,不少当年的同事说:“你在刚工作的八十年代,就开始搞素质教育了。”我说:“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教育本来就应该这个样子!”

教育还要培养合格的公民

董:你为什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还要给学生们那么多的精神培养呢?

李:知识当然重要,但这不是教育的全部,也不是人格的全部。苏霍姆林斯基有个比喻,说智育只是教育这朵花中的一个花瓣,我们不能用一个花瓣取代整个花。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只有分数的花瓣,而没有完整的花儿。

董:你为什么要让学生自我管理班级?

李:因为我要培养公民。让学生自己管理班级,在这过程中体验民主、平等、尊重以及对“班级法律”的尊重,这都是公民应该具有的品质。

董:你的班规为什么还要把老师包括进去?

李:因为老师也是班集体的一员。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只管老百姓,而不管皇帝,这个“法律”就是很虚假的,这显然不是法治。一个班也是如此。

学生犯了错,会按班规惩罚,老师犯了错当然也应接受班规的惩罚。比如我,班规规定,我下课拖堂一分钟,或每月发火超过一次,等等,都要接受惩罚。

我特别要说明的是,我多次接受班规的惩罚,最严重的是一个人罚扫教室一天,这不是为了给学生做一个尊重班规的榜样,不是“以身作则”,不是“苦肉计”,而是我不小心犯了错而不得不接受班规的处罚。

如果我们老师有意犯错然后接受班规处罚,以此让学生明白:连老师都要接受班规的约束,何况我们呢?这种句式就意味着师生不平等。所以,民主管理本身就是民主启蒙,同时也是民主训练。

董:你作为一个教师,只管教书,把分数提上去就可以了,干嘛还要培养学生的尊重、平等、民主等品质呢?

李:我的确是教师,但我首先是一名知识分子!

手中戒尺,眼中有光

董:你说你也犯过错误,犯过那些错误?

李:多了!不按时下课,拖堂,发学生脾气,甚至还打过学生。后来,不按时下课呀发学生火呀这些缺点,都被学生用班规给我“消灭”了。而打学生,因为不是打我班上的学生,而是打欺负我班上的学生的学生,所以我很长时间觉得自己没错,是“见义勇为”,后来还是我的学生写作文批评我,给我讲为什么我错了,这让我真诚意识到自己错了。后来我没有打过任何学生。

但我不明白,现在网上大多数老师都主张打学生,甚至有人还说:“希望你遇到手中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在这里,“戒尺”就是借代体罚。我一直坚定不移地认为,教育不能没有惩罚,你看我学生对我也惩罚,但惩罚绝不能是体罚。

董:现在主张体罚学生的老师很多吗?

李:至少在网上是“主流”。

董:你后来真的没有打过学生?

李:真没打过,但我伤害过学生。比如迟到罚站,后来有一个学生家长,因为我罚她女儿的站,把女儿转到其他班去了。我还罚过另一个女生的站,后来这个女生患白血病去世了,我非常难受。去向她遗体告别时,我嚎啕大哭。我很内疚,但我无法向她说声对不起,然而我还要面对一批批学生呀,于是我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罚学生的站。我做到了。

董:你认为罚站就是体罚吗?

李:这个不好一概而论,比如有时候我们叫学生站一会儿,纯粹就是一种提醒,时间不长然后让学生坐下,这个叫“体罚”好像有点不合适;但让学生站到教室后面去,整整一节课,甚至一上午,这应该是体罚。其实,并没有非常明确“体罚”和“非体罚”的分界线,主要还是看我们教师的良知。

玩本身就是目的

董:你在周末或节假日花那么多的时间带学生去玩,也许有老师就觉得:老师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干嘛要把时间花在带学生出去玩呀?

李:这话说得完全不对。不是我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代价带学生去玩,而是我本人想玩,让学生们陪着我玩。这和所谓“奉献”一点关系都没有,和道德无关,纯属个人爱好。

董:你带学生出去玩,有什么教育意义吗?

李:多数时候没有。玩就是玩,玩本身就是目的。我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国教师报》上,题目是《何必一定要有“意义”》。我说,我们组织学生活动,往往要找一个名目,什么“爱国主义教育”啊,什么“社会综合实践”啊,还有“搞调查”之类,我不反对这样做,但并不是每一次外出活动,都一定要冠以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如果一定要说“意义”,那么开拓视野,陶冶性情,发现和欣赏美,这本身就是意义。

董:不少老师全力以赴只管抓成绩,这不好吗?

李:其实,我也可以这样的,但教育只是教学生刷题,学生的全部学校生活也只有刷题,我成为应试教育战车上的炮灰,学生成为学习机器和考试机器,这不是我想要的教育,更不是我想要的人生,我也不希望我的学生只有这样的生活。

董:可是很多家长也希望老师只抓成绩啊!

李:所以教育也包括对家长的改变。现在很多时候,教育被家长绑架。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长也是应试教育的帮凶。现在最可怕的,还不是教育出了问题,而是我们找不到谁应该为这些问题负责。人人都在抱怨教育有问题,人人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怪老师吗?老师说是自己是无辜的,因为局长叫这么干;怪校长吗?校长也感到委屈呢,因为这是局长要这么做;怪局长吗?局长说我有什么办法,这样厅长的意思;怪厅长吗?厅长也说自己有压力,因为要落实市长的指示;怪市长吗?市长说,如果哪一年本市高考滑坡,我还不被老百姓骂死啊!

家长明知给孩子加压孩子受不了,可他说学校老师要我们孩子补课;老师在学校给学生减负,周末不补课,可家长不答应……

我们都觉得现在的教育害孩子害老师,可是我们找不到元凶。人人都在骂教育,却找不到骂的对象。

亮晶晶的眼睛,就是星辰大海啊!

董:有学生还说,多年后他们最深的记忆就是,中午您半边屁股坐在讲台上给他们读小说,他们趴在桌子上听你朗读。你为什么要这样呢?也许有老师会觉得中午老师也要休息啊,而你却天天这样,不累吗?

李:这也是纯属个人爱好。因为学生喜欢我给他们读小说,而我也喜欢文学。当我在朗读文学作品时,学生们亮晶晶的眼睛那么专注地看着我,这就是星辰大海啊!有时候学生和我又一起欢笑或流泪,这真的是一种享受!

董:你在高三的语文课堂也让学生们读文学作品,难道不做高考模拟试题吗?

李:怎么可能不做高考训练题?教高三时,我一样要让学生做模拟题,一样排名,一样分析成绩,一样找学生谈心……但整个高三不能都这样呀!

1994年教高三时,正逢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出版,还有杨东平的《城市季风》出版,我在课堂上给学生推荐这些作品和学生一起读。我还给学生读中篇小说《凤凰琴》。这难道不是语文教学吗?

语文素养的提高哪里仅仅是靠模拟题就能实现的。视野被拓展、情感被熏陶、思想被点燃……还愁学生高考考不好吗?后来我的高考成绩证明了这一点。

董:你教语文有语文课外作业吗?

李:我的所有学生都可以证明,我教语文几十年基本上没有课外作业。说“基本上”是怕把话说绝对了,万一我有过呢?我实在不知道“语文课外作业”是什么,我不懂为什么语文要有“课外作业”。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不都在课堂上解决了吗?

去年我20多年前教过的一个女生在微信上告诉我,她妈妈对她说:“你儿子刚读小学,就那么多语文课外作业,而当年你们李老师教你们高三,都没有语文作业!”她不说我还没在意,她一说我便认真想了想,我还真没什么语文作业。

但是没有语文作业不等于没有语文学习的任务,多年来,我给学生布置的语文学习任务,就是多读书,多写日记或随笔,如果是初中生,我可能会布置他们办手抄报。这也许就是我的“语文作业”。

我特别反对“语文补习”,因为语文学科的学习特点,就是无法通过“补习”来提高。如果要问我语文学习的诀窍,就三个字:读、写、背;如果说六个字,那就是“多读、多写、多背”!

教育平等是差别化对待

董:你的教育和别人不一样,为什么要搞这样的实验呢?

李:不对,我没有搞实验,教育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我做的一切不过是遵循教育的常识。

董:八十年代,一个女生的自杀对你触动很大,虽然这个女生并不是你学校的,但你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她的死因。这是为什么?

李:因为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不停地研究。这个女生品学兼优,却“毫无原因”地自杀了,我觉得这里面肯定有值得研究的东西。我就自己骑自行车去调查采访,得到一些第一手资料,包括这个女生的日记。经过研究,我得出结论,女孩的死当然有她个人性格方面的原因,但也有教育的原因,她的心中积压着太多的苦闷与疑惑,却得不到排遣和解答,最后只有以死解脱。

董:这对你后来的教育有什么影响?

李:过去我的教育,只考虑我应该交给学生真善美,而忽略孩子的心灵需要什么!当年一位中学生读了我写自杀女生的文章后这样说:“我们现在的教育是,老师讲的不是我们想的;而我们想的恰恰没有人回答!”这句话在我耳边响了三十多年,时时提醒我,哪些学生想要我解答的,我却浑然不知?所以我得出结论,只有走近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后来我搞青春期教育,等等。

董:你后来班上还有一些特殊孩子,你对他们格外关注吗?

李:是的。教育平等不是教育平均,其含义恰恰是差别化对待。孔子说“因材施教”,同样还应该“因人施爱”。

董:但这种爱并不是公开的明显的特别关照,是吗?

李:对的。真正的爱是不动声色,不露痕迹,不声不响,不知不觉。

董:你认为“教育不能没有爱”吗?

李:当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还要说,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还要有智慧,智慧的爱才能产生真正的教育。另外教育的爱应该是平等的爱而不是专制的爱。爱,还应该有信任。只有当孩子愿意给你说悄悄话的时候,教育才能可能走向成功。

董:你为什么几十年来都能这样投入?这样和孩子交往?

李:可能是我的性格原因吧!我说过,当老师是需要一些天赋的,比如亲和力,比如敏锐,比如幽默,比如机智……我觉得我恰好具备这些。

董:是学生先对你好,你很感动,便对学生好呢,还是你先对学生好,学生便对你也很好?

李:这个不好说,应该是互相的,很难说谁先谁后。

董:就像齿轮,互相扣合,一起转动?

李:对的。

董:你读了博士,被安排在市教科院,还当主任。按一般的看法,这很好呀,可你为什么又要求回学校教书当班主任呢?

李:这个没什么说的,就是个人爱好。

董:我看了你的简历,发现你工作过好几所学校,但都是从知名中学到普通中学,再到薄弱学校。人往高处走,可你为什么要往低处走呢?

李:为了研究教育难题啊!为了不重复自己啊!

董:学校曾经安排你当尖子班的班主任,可你却希望学校把特别差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自愿当班主任,为什么?

李:我一直认为,一个老师是否真有爱和智慧,就看他对后进生的态度。明知他考不上大学或考不上高中,依然爱他,这种爱才是真爱,因为这种爱是超越功利的。一个能把后进生转化过来的老师才是真正有智慧的老师,是真正的优秀老师。那些只会教尖子生的老师不算真正有本事,也不是真正的优秀老师!

董:可是,只教成绩好的学生,这正是许多老师巴不得的事,你为什么却更愿意教成绩差的学生呢?

李:我喜欢研究,这纯属个人爱好。教育的魅力正在于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进行研究。

教育不应该是伤害,还应该留下美好

董:别人都只抓分数,你却还要搞那么多的活动,和别人不一样有什么不好?你为什么要和别人不一样呢?

李:因为我不愿意害学生,也不愿意害自己。

董:你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在害学生?

李:每年高考最后一门考完,全国许多学校上演同一幕大戏——刚刚走出考场的学生们在疯狂地撕书或烧书。他们在欢呼,欢呼一个时代终于结束了。这欢呼其实同时又是一种诅咒,诅咒一个值得诅咒的岁月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可是12年前同样是他们,在读小学的头天晚上,是多么的兴奋,因为第二天要上学了呀!要背着小书包挺着小胸脯走进校园了,这多么令人憧憬!可为什么12年后,当年他们憧憬的日子,成了他们诅咒的岁月?可见教育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幸福,因为我们本来应该丰富多彩的教育只有两个字“刷题”。

他们付出的代价是少年快乐和青春的浪漫,是学生时代应该有诗情画意!他们的天性被扼杀,思想被抑制,情感被摧残,童心被泯灭,创造力被摧残……我实在不愿意做这样的刽子手。而且我相信,多数老师都不愿意做这样的刽子手。

董:工作几十年,你觉得你拥有的财富是什么?

李:当然要包括能够体面生活的物质待遇,包括我的稿费。这点我从不讳言,我凭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挣钱,无比光荣!所以我经常在我的“镇西茶馆”呼吁要大幅度提高老师们的待遇!

但教育给我的财富显然远不止物质的,还有我的七十多本著作,著作里面有许多故事,这些故事凝聚着我的爱和智慧,所以是我非常重要的财富。还有我和历届学生的真诚情感,这更是教育给我的最大财富!

享受课堂,享受教育

董:你几十年坚守教育,究竟是为什么?

李:我没有坚守,我在享受。我以前也曾用过“坚守教育”的说法,后来我感到这个说法不对。什么叫“坚守”?就是“咬着牙顶住”,就是“再坚持一会儿”,就是“凭着毅力死扛”……这个词充满了悲壮,可这么“悲壮”的职业谁愿意干呀?

真正的教育,一旦投入,会是一种享受,享受课堂,享受班级,享受科研,享受学生……这当然包括遇到艰难困苦后的战胜与超越,而战胜与超越后的喜悦不也是一种享受吗?享受就是一种幸福!

董:你觉得你搞教育很幸福,能说说幸福是什么样子吗?

李:这个……不好表述。我只能这样说——所谓“幸福”,就像当老师一样幸福!

董:这几十年你一直是在与应试教育的潮流对着干,一直逆流而行,而且是执着的独立前行。为什么不做和大家一样教育呢?

李:我不是刻意和别人不一样,我没有“逆流而行”,而是我觉得这才是教育本来的样子!那种让孩子以失去少年快乐,失去青春浪漫为代价所获得的高考分数,不是教育!

董:你为什么敢这样做?

李:良知。

董:你希望培养的怎样的学生?

李:善良、正直、勤劳、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公民。

董:可现在一些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人”啊,您却培养劳动者,这是为什么?

李:早在九十多年前,陶行知就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批得体无完肤了,他说,有些人以为我们要培养“人上人”,不对,中国已经进入共和时代,是共和国,我们要培养“人中人”,我们的孩子是从老百姓中来,学好知识和本领后还要回到老百姓中去为他们服务。这就是陶行知的育人目标,也是我希望的育人目标。可是现在居然还有那么多人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作为“励志格言”交给学生。这是中国教育的倒退和耻辱!

董:这么多年来你坚持的动力是什么?

李:没有什么特别的动力,我就是觉得我是对的,教育就应该是这样。学习的过程当然也有艰苦,也需要刻苦,但这不应该是教育的全部。当丰富多彩的教育内涵只剩下两个字“刷题”的时候,教育就消失了。我希望我的学生最终的获得,既有理想的分数——这点也非常重要,又不仅仅是分数,更有成长过程中的温馨、浪漫、妙趣横生、诗情画意……一句话,享有他们少年应该有的一切美好!

董:你不怕这对你有什么妨碍吗?

李:妨碍什么呢?除非你不要我教书,才会对我有妨碍。1985年我在日记中曾写道:“只要给我一个班,谁都无法阻挡我李镇西的崛起!”因为一个班有50多个学生,这么多的研究对象,我就会有教育的收获;让我当班主任,我就会有无数充满人性温馨的教育故事;每天都让我上课,这得有多少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教育幸福啊!

董:你真的什么都不怕吗?

李:你提的这几个问题我真的以前没有想过。怕什么呢?无非就是一些闲言碎语的非议,我从不看别人脸色行事,只要我认为自己是对的,我就执着前行!关键是要想清楚,这一生想要什么?几十年我都是在争议声中度过的,无非就是不提拔我当干部,不发展我入党,不给我这个荣誉那个荣誉,可是我拥有了自由飞翔的心灵!这才是至高无上的,因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董:退了休,你有什么打算?

李:对我来说,退休只是一个手续而已,我每天的工作没有变化,该做什么做什么。因为教育已经是我的生活本身。我现在负责全国的新教育实验推广,同时还邀约了一批有上进心的年轻教师成立了一个共同成长的团队。我现在呼呼最多的,就是教育回到最初的质朴状态,呼唤教育的朴素、常识和良知。

董:你能改变别人吗?

李:我没想过要改变别人,只要能够改变身边的一个两个人或更多几个人我就知足了;我更没有想过要改变这个世界,我多次说过,我只希望这个世界不要改变我。

来源于:http://www.zgygsx.com/

更多信息请点击关注:阳光高考 阳光升学 报考信息 高校招生 高考志愿 招生考试报 北京考试院 河北考试院 山东考试院 广东考试院 山西考试院 陕西考试院 四川考试院 广西考试院 甘肃考试院 宁夏考试院 内蒙古考试院 河南考试院 湖南考试院 湖北考试院 贵州考试院 黑龙江考试院 辽宁考试院 吉林考试院 安徽考试院 福建考试院 浙江考试院 云南考试院 青海考试院 西藏考试院 新疆考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