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地理考前必背核心知识总结二
发布时间:2024-05-17 23:12 发布作者:中国阳光升学网 浏览量:
6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其应用
【解读】: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关键是厘清太阳、地面、大气三者之间热量的传递过程。
1.大气受热过程:
(1)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主要是看大气中成分的吸收作用
对流层中的对太阳辐射吸收的比较少;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增温。
②反射作用:主要体现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晴天辐射强,阴天辐射较弱。
③散射作用: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容易被散射。(天的蓝色,朝霞与晚霞,太阳未出天已亮等)
(2)地面的吸收作用
绝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而增温。
注:①地面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源。
②在夜间,没有太阳辐射,地面降温较快,容易产生逆温现象。
2.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增温后向外传递热量(大气辐射),分别向高层大气和向地面。向地面那部分称之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保温作用的途径:①减少地面长波辐射的消耗。例如温室大棚(塑料膜、玻璃等)、地膜。
②增加返回地面的大气逆辐射。例如燃烧秸秆释放浓雾;全球气候变暖等
易错点: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傻傻分不清)
辐射就是对外传递热量,温度越高,辐射越强。
太阳辐射是根本热量来源,其强弱要考虑大气的削弱程度;
地面辐射就是地面吸收热量之后对外传递热量,白天热量来源有两个,晚上只剩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是大气对外传递热量,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将热量返还给地面的那部分热量。
7逆温及其影响
1.逆温的类型和成因
(1)辐射逆温
①成因: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失去太阳辐射,地面对外辐射很强,近地面大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慢。
②常发地区:中高纬度大陆冬季黎明前
(2)地形逆温
成因: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空气被较冷的空气抬挤上升。
分布:盆地和谷地中;夜间。
(3)锋面逆温
成因:锋面之上的暖空气与锋面之下的冷空气之间温度差异显著。
分布:锋面活动地区;冷锋锋后暖锋锋前。
2.逆温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1)成雾:特别是早晨的雾,降低大气能见度,浓雾影响交通
(2)大气污染:使空气垂直对流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影响健康
(3)影响航空:多雾不利于飞机起降;高空大气平流运动,有利于稳定航行。
(4)沙尘暴:逆温时不利于沙尘扬起
8气温高低的影响因素
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分布
(2)下垫面状况
下垫面指地球表面的特征,如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地表粗糙度、植被、土壤湿度、雪被面积等等,它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
下垫面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地面的比热容及反射率。一般可以跟水汽进行联系。水汽含量较大,比热容较大。吸热慢,放热慢。一般来说,深色土壤的反射率比浅色土壤小,潮湿土壤的反射率比干燥土壤小,粗糙表面的反射率比平滑表面小,陆地表面的平均反射率为10—35%,新雪面反射率最大,可达95%。
(3)大气保温
主要指大气逆辐射。与大气中CO2和水汽含量有关。
大气层本身具有保温作用,存在温室效应,存在温室气体(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剧增有关;秋冬季节燃烧稻草、秸秆等制造烟雾;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水汽含量的变化主要从晴天与阴天;沿海与内陆分析大气的夜间保温作用。
2.与外界热量交换
3.人类活动
(1)热岛效应
城市排放出的热量较多,气温高。【小尺度】
(2)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活动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变暖。【大尺度】
9局地环流成因及类型
受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从受热差异的角度分析环流的形成:
山谷风的易错点: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对比气温是必须对比同一水平面上的两点。
【术语】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11大气环流和季风环流
大气环流由于热量差异导致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形成气压差,产生三圈环流,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在不同的季节形成(冬)高(夏)低压中心,切断了气压带(记住高低压中心的位置就知道切断的气压带)。由于高低压中心的位置发生季节性的改变,产生季风。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风带的记忆及判别:
(1)根据气压带的中心纬度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的名称,风带则识记低纬信风,中纬西风,高纬极地东风。
(2)结合气压带判断风向名称或根据风带推算气压带。
(3)结合气压带的成因或者天气状况判断气压带风带。
(4)成因分类:①热力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②动力原因。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5)天气状况:西风湿润信风干,上升多雨下沉晴
注意:如果信风从海洋上经过,将会带来大量水汽,变得比较湿润,遇到地形的抬升作用,会形成丰富的地形雨。例如冬季日本的西海岸降雪较多。
2.北半球的高低压中心
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解读】: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关键是厘清太阳、地面、大气三者之间热量的传递过程。
1.大气受热过程:
(1)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主要是看大气中成分的吸收作用
对流层中的对太阳辐射吸收的比较少;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增温。
②反射作用:主要体现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晴天辐射强,阴天辐射较弱。
③散射作用: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容易被散射。(天的蓝色,朝霞与晚霞,太阳未出天已亮等)
(2)地面的吸收作用
绝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而增温。
注:①地面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源。
②在夜间,没有太阳辐射,地面降温较快,容易产生逆温现象。
2.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增温后向外传递热量(大气辐射),分别向高层大气和向地面。向地面那部分称之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保温作用的途径:①减少地面长波辐射的消耗。例如温室大棚(塑料膜、玻璃等)、地膜。
②增加返回地面的大气逆辐射。例如燃烧秸秆释放浓雾;全球气候变暖等
易错点: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傻傻分不清)
辐射就是对外传递热量,温度越高,辐射越强。
太阳辐射是根本热量来源,其强弱要考虑大气的削弱程度;
地面辐射就是地面吸收热量之后对外传递热量,白天热量来源有两个,晚上只剩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是大气对外传递热量,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将热量返还给地面的那部分热量。
7逆温及其影响
1.逆温的类型和成因
(1)辐射逆温
①成因: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失去太阳辐射,地面对外辐射很强,近地面大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慢。
②常发地区:中高纬度大陆冬季黎明前
(2)地形逆温
成因: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空气被较冷的空气抬挤上升。
分布:盆地和谷地中;夜间。
(3)锋面逆温
成因:锋面之上的暖空气与锋面之下的冷空气之间温度差异显著。
分布:锋面活动地区;冷锋锋后暖锋锋前。
2.逆温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1)成雾:特别是早晨的雾,降低大气能见度,浓雾影响交通
(2)大气污染:使空气垂直对流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影响健康
(3)影响航空:多雾不利于飞机起降;高空大气平流运动,有利于稳定航行。
(4)沙尘暴:逆温时不利于沙尘扬起
8气温高低的影响因素
1.地气系统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分布
(2)下垫面状况
下垫面指地球表面的特征,如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地表粗糙度、植被、土壤湿度、雪被面积等等,它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
下垫面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地面的比热容及反射率。一般可以跟水汽进行联系。水汽含量较大,比热容较大。吸热慢,放热慢。一般来说,深色土壤的反射率比浅色土壤小,潮湿土壤的反射率比干燥土壤小,粗糙表面的反射率比平滑表面小,陆地表面的平均反射率为10—35%,新雪面反射率最大,可达95%。
(3)大气保温
主要指大气逆辐射。与大气中CO2和水汽含量有关。
大气层本身具有保温作用,存在温室效应,存在温室气体(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剧增有关;秋冬季节燃烧稻草、秸秆等制造烟雾;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水汽含量的变化主要从晴天与阴天;沿海与内陆分析大气的夜间保温作用。
2.与外界热量交换
3.人类活动
(1)热岛效应
城市排放出的热量较多,气温高。【小尺度】
(2)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活动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变暖。【大尺度】
9局地环流成因及类型
受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从受热差异的角度分析环流的形成:
山谷风的易错点: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对比气温是必须对比同一水平面上的两点。
【术语】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11大气环流和季风环流
大气环流由于热量差异导致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形成气压差,产生三圈环流,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在不同的季节形成(冬)高(夏)低压中心,切断了气压带(记住高低压中心的位置就知道切断的气压带)。由于高低压中心的位置发生季节性的改变,产生季风。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风带的记忆及判别:
(1)根据气压带的中心纬度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的名称,风带则识记低纬信风,中纬西风,高纬极地东风。
(2)结合气压带判断风向名称或根据风带推算气压带。
(3)结合气压带的成因或者天气状况判断气压带风带。
(4)成因分类:①热力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②动力原因。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5)天气状况:西风湿润信风干,上升多雨下沉晴
注意:如果信风从海洋上经过,将会带来大量水汽,变得比较湿润,遇到地形的抬升作用,会形成丰富的地形雨。例如冬季日本的西海岸降雪较多。
2.北半球的高低压中心
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更多>>高校资讯
- 05/23宁夏:关于查询2024年普通高
- 05/23江苏: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体
- 05/17高考后职业规划的现实与未
- 05/17职业规划中的误区与对策
- 05/17职业规划与个人发展
- 05/17从兴趣出发,规划未来职业
- 05/17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奠定
- 05/17高考后职业规划的四大步骤
更多>>招生政策
- 12/04教育部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
- 12/04事关招生入学,教育部出手
- 12/0494所!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
- 12/04合肥市中小学招生政策发布
- 12/04徐汇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常
- 12/04贵州:关于做好2025年高职院
- 12/04523所高校招收退役大学生士
- 12/04北大、清华等523所高校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