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家长必看!河南省公安厅发布九大高招骗术
发布时间:2017-03-31 16:05 发布作者:中国阳光升学网 浏览量:
6月13日,省公安厅发布信息,提醒考生和家长,谨防九大高招骗术。
骗术1:谎称掌握“内部招生指标”不法分子谎称掌握有军事院校或国防生“内部招生指标”,向考生家长诈取钱财。
防范建议:遇到这类情况,考生和家长要及时向当地招生部门、军区招生办和有关院校反映,并向公安机关报警。
骗术2:打着“补录”旗号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的弱点,打着“补录”旗号,声称考生“只要交钱,就能被录取”。
防范建议:如有没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补录院校及专业的信息会通过高招办正规途径向考生统一发布。
骗术3:声称与招生机构“有内部关系”
不法分子和中介声称与招生机构“有内部关系”,利用考生和家长希望低分高录的侥幸心理及上当受骗后碍于面子不愿声张举报的心理,实行诈骗。
防范建议:高招实现网上远程录取后,各省级招办电脑程序会自动检索考生志愿,向高校传送电子档案。不够投档线的考生,电子档案不可能传给学校。
骗术4:伪造录取通知书
不法分子或中介通过编造虚假招生院校、虚假合作办学单位,以邮寄虚假录取通知书方式忽悠、蒙骗考生将各种费用打入个人或机构的银行账号。
防范建议:录取期间,招办工作人员都在录取现场,与考生见不上面,也不会委托中介。考生应耐心等待高校通过“EMS”快递的录取通知书和相关报到须知。
骗术5:模糊学校名称和资质
一些校名与知名院校相似的“野鸡”大学,往往打着“不看高考分数,进校包拿本科学历文凭”旗号,忽悠考生填报。
防范建议:考生应从官网或官方渠道查询相关院校的信息。
骗术6:花钱抵分入学
一些“能人”号称可以以钱换分,帮落榜生花钱上大学。
防范建议:未录取考生应通过官方渠道及时了解未完成计划院校的征集志愿信息。
骗术7:混淆办学类型
不法分子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这类补习机构的办学等同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录取为名,蒙骗考生。
防范建议: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考生要第一时间登录当地教育考试网站查询,如果该渠道并未显示被录取信息,考生就不要轻信他人忽悠。
骗术8:办理“特长生”加分优惠
不法分子声称能办理各类“特长”照顾资格,帮未上线考生获取降分优惠,以“特长生”录取。
防范建议: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严格限定了考生能否被录取,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可能在考生没达到分数要求的情况下“破格”录取。
骗术9:交钱才给通知书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搜集考生的个人信息后,告知考生要将学杂费打入银行账号,才能拿录取通知书。
防范建议:考生和家长要通过所在地的招生考试官方媒介了解录取时间安排,密切关注自己所处录取批次的录取进程。
- 上一篇:郑州市区小升初今天开始报名 这些证件不能少
- 下一篇:高考备考期间的饮食健康指南
更多>>高校资讯
- 05/12实用!高考志愿填报有何技
- 05/12高考填志愿攻略,不只有数
- 05/126日开始网上填报志愿!
- 05/12教育部:2025世界数字大会将
- 05/12河南省2025年高等职业教育单
- 05/12河北省2025年高职单招招生计
- 05/12深圳市2025年高等职业院校及
- 05/12上海市2025年中等职业学校及
更多>>招生政策
- 06/06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
- 06/06南大综合评价招生专业全面
- 06/062025年有何新变?五年培育效
- 06/06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
- 06/06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
- 06/06家长速看!官方最新回应
- 06/062025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政策
- 06/06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