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向西南人才大战延伸到普通高校_阳光升学网-高校招生-招生咨询-招生报考-报考信息等权威的高校招生服务平台 

阳光升学网-高校招生-招生咨询-招生报考-报考信息等权威的高校招生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头条

西北向西南人才大战延伸到普通高校
发布时间:2021-03-02 11:57 发布作者:中国阳光升学网 浏览量:

     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全面推进,较之此前的“孔雀东南飞”现象,国内高校人才流动又呈现出新的趋势。近期,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对西部高校一些青年教师的采访中发现,西北地区一些普通高校出现了骨干师资“西南飞”的趋势。

  几经周折,李明终于辞掉了奋斗多年坚守的第一份工作。去年秋季开学,他从遥远的西北高原来到温润的南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所自治区所属高校开启了新的职业生涯。

  这两年来,李明原来所在的学校已有20多人先后辞职,有相当一部分前同事千里迢迢去了南方,在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的高校落了脚。“虽然都是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但比较起来,新学校的收入待遇、气候条件、所在地域发展前景都要更好一些。”李明说。

  李明是山西吕梁人,大学就读旅游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在甘肃省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这所高校位于离兰州200多公里的一个地级市,李明在那里一待就是10年,安家落户、娶妻生子。

  学校所在地海拔2000多米,虽然条件相对艰苦,可李明工作兢兢业业,到去年辞职时,已经被聘为副教授,同时担任职能部门副处级领导。“在同龄人中,算是各方面比较顺利的”。

  可这两年来,李明还是萌生了去意。“学校地处高原,气候不太好,不在省城的省属院校,发展空间也比较有限。”考虑到自身的职业发展前景,加上孩子的教育、老人的养老,李明综合分析后,觉得原来的学校并不是长期扎根的理想之地。

  “关键是,这两年还有一定的选择,也是个机会。”李明说。他所说的选择和机会,一是指年龄和职称优势,二是指“双一流”高校建设机会。

  去年,李明的同学张广良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其实,张广良本来更想进入兰州的高校——刚过40岁,张广良就已经被聘为教授,是学校的科研骨干,也有兰州高校愿意接收他,可按照甘肃省的有关规定,为了确保师资合理稳定,省内高校之间不能随意流动。他花了整整两年时间,一直也没能办成调动手续。

  在此期间,位于云南昆明的一所普通高校向张广良发出了邀约,他接受了:云南生态环境良好,区域经济发展优于西北内陆。经多次打报告争取,学校多次挽留不予批准,与很多教师一样,张广良最后只能选择辞职前往。

  “这几年南方高校前来招聘的很多,有些条件待遇给得很好,且不用办理调动手续就可入职,也承认此前的职称。”张广良说。

  李明也是“裸辞”中的一员。他决心南下广西发展后,向原来的学校打报告申请调动,被否决。李明向广西的学校反映情况,对方回应:可以从原单位辞职,入校后一切待遇按实际工龄和职称计算,且解决住房和配偶工作、子女就学问题。

  如今已经在北部湾安家的李明,朋友圈的日常变成了蓝天碧海、白沙滩和棕榈树。

  实际上,相比西北和东北地区,西南地区近年来发展势头好,成为很多求职者重点关注的地区。

  去年,从北京一所211高校博士毕业,35岁的宁夏学子麻广军这大半年一直在找工作。“可选的机会还挺多,关键还要适合。”麻广军很在乎引进人才的待遇,包括住房、科研启动金、工资及福利等,大半年来投了不少简历,和好几个高校有深入的接触。

  麻广军曾应聘东北的一所知名理工大学,他所学专业在该校不是重点学科,可凭着硕、博都是专业领域名校毕业,起初这所理工大学同意引进他。虽然引进的待遇一般,可考虑到学校牌子亮,麻广军还是很希望能进入这所知名大学。可进入最后一轮筛选时,还是因为他本科非名校毕业而落选。

  之后,麻广军联系了江苏扬州的一所大学,这所学校各方面待遇不错,但科研和教学任务很重,职称晋升条件很高,最后被他谢绝了。

  “一流的学校本来人才多,基础条件普通的博士和高级职称人员并不好进,进去后科研教学任务重,职称提升难度大,相比较而言,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性价比最高。”根据自身的情况,麻广军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麻广军联系家乡宁夏本地的高校,他发现虽然职称晋升相对容易,但给出的引进待遇很一般,吸引力相当有限,再考虑到西北整体的发展情况和行业的前景,他还是决定走出去。

  去年年底,经历了多次选择后,麻广军最后把自己的落脚点选在了重庆的一所市属高校,在那里他有30万元的安家费,还能低价买到自有产权的教师周转房,基本福利待遇也有保障。“从区域发展、基本待遇、职业前景看,算是比较理想的选择。”麻广军说。

  昔日“孔雀东南飞”,如今出现了西北的人才向西南地区流动的趋势,在麻广军看来,这是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一流的人才走向北上广等东部一线城市,发展平台大、机会多,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西北普通高校自己培养的骨干人才也有了选择机会,发展势头良好的西南地区就成了人才流向的重要区域。”麻广军说。

  骨干教师频频流失,也让处在教学一线的高校二级学院院长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骨干教师、取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都是潜在的流失群体,这些教师正是教学一线的主力,这一走对我们教学就会产生直接影响,长期来看对学科建设也有影响。”兰州一普通本科院校二级学院院长张伟表示。

  “我们学校给进修博士的青年教师的待遇很好,上博士期间工资全发、津贴能享受70%,即便这样,很多老师还是违约离开了,毕竟从工作待遇、生活环境等方面,外面的学校还是更有竞争力。”张伟说。

  “这几年去西南地区的明显多了,广西、云南都有去的,那边机制灵活,只要有职称和学历,不用办理调动就能入职。”在张伟看来,人才流向多元化,主要是当前部分南方高校的引才条件优厚,此外,一些南方高校大专升本科,学院升大学,博士、教授都有差额,急需引进这方面人才,这就给西北高校的骨干师资有了更多的选择。

  高校人才流动是全社会人才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高校间人才流动促进了人才交流和发展,但也是中西部高校优质师资流失严重的问题之一。

  为此,2017年,教育部就发出指导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的相关意见,鼓励高层次人才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流动,不鼓励东部地区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同时,支持东部地区高校向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输出人才,帮助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输血”“造血”。

  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在优秀人才长期“东南飞”的情况下,当前西北地区又出现普通高校骨干师资“西南飞”的现象,不利于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