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强化实践育人创新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路径_阳光升学网-高校招生-招生咨询-招生报考-报考信息等权威的高校招生服务平台 

阳光升学网-高校招生-招生咨询-招生报考-报考信息等权威的高校招生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招生政策

华东师范大学强化实践育人创新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路径
发布时间:2019-12-31 10:26 发布作者:中国阳光升学网 浏览量:

      华东师范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多途径、全方位强化实践育人,创新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路径,推动服务基层立法实践和培育一流法治人才齐发展。
  一是深协同,构建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华东师大强化学科交叉,开展跨学科法治人才培养,加强法学与教育学、经济管理类等学科交叉,借助跨专业选修课、辅修专业等途径,培养教育法学人才、“法学+金融学”“法学+会计学”等法商复合型人才。打破培养壁垒,吸收实务部门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材编写、专业教学等,有效打破高校和社会的体制壁垒,形成法治人才培养合力。加强与实务部门协同育人,与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等政府部门、地方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设优质实习基地。支持法学骨干教师到法治实务部门锻炼,完善校外实务导师制度,研制《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校外实务建设方案》,构建与实务部门双向交流的良性机制。创新合作形式,以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平台,组建上海市首支立法志愿者服务队,开创全国先河,将人大立法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校,推动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务工作者之间的有效交流。

  二是重实践,探索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特色路。凸显实践品质,逐年增加学生实习(实践)学分,增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性。注重结合司法判例进行教学,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完善制度激励,研制《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学生科创工作激励办法》,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立50万元的“汇业基金”,奖励优秀实习学生和指导教师,支持学生实践品格的养成。构筑多元支撑,建设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室和法律图书室,加强实践资源的聚集和优化。在专业实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组织、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专业教师和实务导师双向、全程跟踪指导,实务导师一对一带教,专业教师作为“场外嘉宾”提供及时帮助。

  三是显实效,形成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互动场。助力打通理论与实践互动最后一公里,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过程中,一方面,积极挖掘实践中遇到问题作为教学资源的价值,将中国法制实践的生动案例及时反哺课堂教学,成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法治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扩宽了教师学术研究的视野,促发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为推动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助力打通专业学习最后一公里,支持学生志愿者深入基层立法联系点进行实地调研。比如,参与《上海市水资源管理若干规定(草案)》《上海市消防条例修正案(草案)》《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修正案(草案)》等立法调研活动,旁听法律草案审议会、研讨会,整理相关座谈会、听证会等会议纪要,提升法学精神,提高法学素养;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比赛、大学生法治辩论赛等学科竞赛以及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取得优异成绩;开展“法治驻心间,执教于乡田”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服务社会,培养奉献精神。助力打通民意最后一公里,学生发挥专业所学所长,服务基层立法实践。比如,立法志愿者服务队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设立的10家基层立法联系点,广泛收集社会公众合理化的意见,帮助社会公众将意见建议进行立法语言转换并提炼精华;将居民口中的“假和尚、假道士”等表述转换为“冒充宗教人员者”等,与《上海市宗教事务条例(修订草案)》条文的规范表述相契合,提高了立法建议的精准度以及社会公众参与立法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