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娃简历”出卖家长焦虑 折射教育需求正迅速分化
发布时间:2018-04-27 11:49 发布作者:中国阳光升学网 浏览量:
这两天,朋友圈里的一篇介绍“三个月开口说话”“懂微积分编程”的牛娃简历火了。这些据称是投给上海某小学的简历,其中类似的天才行为比比皆是。“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再一次出现在年轻父母们的面前。
不少平时对“搜索引擎看病,朋友圈里养生”嗤之以鼻的家长,面对这样一份未经核实的信息却全盘接受,纷纷开启了吐槽模式。风口浪尖上,涉事的学校已经在网站上发表了声明,否认接收过简历,并直指部分热传简历属于杜撰。
但不可否认,牛娃简历事件无疑捅破了一层窗户纸——那就是家长们的焦虑。焦虑自己的孩子能否在竞争中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能否不“输在”起跑线上。
家长正在主动给自己的精神“加负”,以至于不辨真伪。从现实的角度上讲,这种焦虑完全可以理解。
以当事学校上海实验学校为例,尽管学校否认了牛娃简历,但该校是不折不扣的一所受上海家长追捧、首屈一指的热门学校。该校是国内极为少见的10年一贯制学校。去年的一份招生说明中提及,2016年参与上实网筛的约4000人,最终合格率约3.7%。
不仅仅是上海实验学校,全国各地“精英学校”一直人满为患,房产、金融、互联网纷纷主动将教育与自己捆绑在一辆战车上。北京的一间地下室,竟然因其学区房的血统卖得了1100万的高价;K12在线教育,因其未来5年内预估3000亿的市场成为资本的宠儿。
焦虑来源于恐惧。家长们的恐惧,折射出教育资源不平衡、教育需求正在迅速分化的社会现实。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正在成为社会的稀缺品;另一方面,市场的推波助澜给家长增添了巨额的经济压力。有调查显示,课外教育参与率最高的东北地区,其月花费已经接近当地社会平均工资。
谁又散播了这种焦虑呢?学校、机构、媒体、家长,也许每个人都参与其中。韩寒在《后会无期》中说,听了许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家长们也是如此。想要说服自己人生并没有起跑线,真的很难。在这样的竞争规则下,教育部门不应该袖手旁观。公立教育更应为更广泛的社会大众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也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最大程度上缓解家长们的焦虑。
更多>>高校资讯
- 05/12实用!高考志愿填报有何技
- 05/12高考填志愿攻略,不只有数
- 05/126日开始网上填报志愿!
- 05/12教育部:2025世界数字大会将
- 05/12河南省2025年高等职业教育单
- 05/12河北省2025年高职单招招生计
- 05/12深圳市2025年高等职业院校及
- 05/12上海市2025年中等职业学校及
更多>>招生政策
- 06/06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
- 06/06南大综合评价招生专业全面
- 06/062025年有何新变?五年培育效
- 06/06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
- 06/06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
- 06/06家长速看!官方最新回应
- 06/062025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政策
- 06/06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