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不同的学习方式决定了你是学霸, 还是学渣!_阳光升学网-高校招生-招生咨询-招生报考-报考信息等权威的高校招生服务平台

阳光升学网-高校招生-招生咨询-招生报考-报考信息等权威的高校招生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主页 > 高校资讯 > 学习辅导

高三: 不同的学习方式决定了你是学霸, 还是学渣!
发布时间:2017-03-31 10:10 发布作者:中国阳光升学网 浏览量:

有两个学生A和B,他们的学习方式分别是这样的:


第一天

A:研究基本概念、定理,背诵公式,看看公式推导过程


B:瞟一眼基本概念定理,看懂了,立刻开始研究较难的题目。虽然没有做出来,但是很容易就看懂答案了。

 

这个时候,B感觉:哈,只差一点了!同时,他对A产生了优越感——你还在看基本定义?我已经在研究终极boss了!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

 

第三天

A:基础概念、公式和公式推导已经熟悉了,主要做低难度的题,偶尔做一些中等难度的题。


B:在继续研究高难度的题,还是做不出来,但是很容易就看懂答案了。

 

这个时候,B感觉:嗯,只差一点点而已了。同时,他对A继续保持着优越感——你还在做最简单的题?我已经研究终极boss几天了!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第七天

A:基础概念、公式和公式推导已经高度熟悉了,主要做中等难度的题,偶尔做一些高难度的题。


B:在继续研究最高难度的题,还是做不出来,但是很容易就看懂答案了。

 

这个时候,B感觉:唉,还是差一点点而已了。同时,他对A继续保持着优越感,但已经有点焦虑了——他学得也不慢嘛,我要加紧速度了。但是没事,我肯定还是比他强的。

 

第十四天

A:基础概念、公式已经成为大脑本能,甚至那些中低难度的题目也高度熟练,成为大脑中可以调用的基础模块了。大量练习中等难度的题,偶尔做一些高难度的题,并且能做出来了。


B:继续研究最高难度的题,偶尔能做出来一些,做不出来的还是感觉只差一点,反正看答案很容易懂。

 

这个时候,B感觉:我靠,这个难题他居然做出来了?原来A也是个学霸啊,以前怎么没发现呢?隐藏的好深啊!

 

第二十一天

A:基础概念、公式已经成为大脑本能,甚至中等难度的题目已经高度熟练,成为大脑中可以调用的基础模块了,就像一些衍生公式一样。练习一半中等难度的题,一半高难度的题,高难题大部分能做出来。

 

B:还在研究最高难度的题,偶尔能做出来一些,做不出来的还是感觉只差一点,永远只能在看答案的时候感叹:哎,这题思路不难啊,应该能想出来的啊。

 

这个时候,B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我靠,难道他比我聪明吗?肯定是的,他一开始只是没用功,没有好好学才去搞那些基础题,现在他想学了,结果难题也会做了!

 

而A对B的感觉从始至终只有一个:基本定义都没弄明白就去研究难题,你TM是在搞笑么?

 

这就是很多学生真实写照。他们以为,B的做法是聪明人的做法,A的做法是笨蛋的做法。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非天才来说,A的做法才是符合教育规律和认知规律

的。中学阶段的难题,不是要你去发挥奇葩的创造力想象力来解决的,它一定是几个简单知识点的复合叠加。所以要去搞定这些难题,最关键的是要把这些简单知识点彻底的弄懂、弄透,要熟悉的就像是本能一样。这样,当面对难题时,就能够自然而然的找出思路。

 

很多人把基础的定义和公式看了一边,就觉得理解了,弄懂了,其实只是一种大脑的幻觉。你起码要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这个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从哪些公式、定理推导出来的)?

这个公式怎么变形?

这个公式可以推导出哪些其他的公式?

这个公式和另外一个公式有联系吗?他们两个合在一起能够推导出什么衍生定理?

 

比如,三角函数的和角公式

你可以思考:

这个公式怎么推导出来的?

它和差角公式什么关系?

它和二倍角公式什么关系?

它和半角公式什么关系?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Sin(A)会变成什么公式?有意义吗?

如果把A换成x+y,B换成x-y,上述公式会变成什么样子?可以作为衍生公式吗?

 

诸如此类。你看,上面的所有思考,都是围绕最基本的和角公式展开的,可以说都是些基础的变化。但是,你要是真的把这些基础的变化都掌握了,你就绝对是个高手了,130+的程度。

 

只是要注意,什么叫做真正的掌握了?有一个很简单的检测标准,那就是:


不是我把它放在你面前你能够看得懂,而是在一张白纸上你能够不假思索(零延迟)的把它写出来,还能够知道这些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都有哪些用法,适合什么应用场景。